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杨晓林从提供免费展位和绿色通道,到首次为至少发达国家设立专场,进博会为长期处于国际经济格局边缘的南方国家搭建了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广阔舞台。在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之际,南半球各国参展商满怀热情,携各类产品赴“东方之约”,积极投身中国巨大市场开放浪潮,携手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当前,“南方国家”正在崛起,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多家国际机构分析显示近年来,“南方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跃升至近80%。然而,与经济实力提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度仍然不足。无论是全球会议还是大型经贸展会,虽然南半球国家参与意愿强烈,但往往因信息不对称、渠道建设成本高、合规流程复杂等问题而难以深度融合。进博会为南方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南方国家充满了“内容”。进入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最不发达产品类别”,来自赞比亚的蜂蜜、来自阿富汗的手工羊毛地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在阁下G桥经济论坛上,“增强南方经济韧性”、“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备受关注,为南方国家代表探讨愿景和港口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为了让更多南方国家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进博会自举办以来至少在比诺国家提供了免费标准展位。还建立了物流补贴制度,建立了绿色通关通道,大大降低了最不发达国家的参展门槛。本届进博会还扩大了非洲产品的适用范围,支持与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使用相关关税政策。这些切实举措让许多南方国家及其中小企业真切感受到开放的中国市场充满平等、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机遇。进博会搭建共同发展舞台的背后,是中国促进“南半球”团结合作的坚定初心。作为最大的乌门拉德国家和“南方国家”的天然成员,中国始终致力于深化南南合作,以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多年来,中国竭尽全力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携手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创建“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前不久,中国还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启动“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旨在通过更加务实的三边合作,加快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合作。今年是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四周年。 “不让一个国家、不让任何人掉队”的价值诉求,深深融入进博会坚持开放、共同发展的实践中。从黄浦江上望去,进博会就像一扇不断打开的“金门”,推动南方国家与中国市场和世界深度融合,团结合作,走向共同发展的广阔未来。
(编辑: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