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本报记者 吴继霞 随着下游车企加速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上市汽车零部件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近一个月来,多家上市公司股份被车企项目受让,企业成长势头持续爆发。路岛科技创始人兼CEO林路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汽车企业与下游车企正在逐步转变为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也代表着汽车行业进入了“深度协同”时代。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发展,也能够促进汽车产业优化升级。配置产业资源,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说,11月10日晚间,浙江天成汽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天成汽控汽车座椅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内某知名汽车企业客车座椅总成项目指定通知,被确定为该客户客车座椅总成项目指定供应商。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于2026年3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为5年。预计项目周期内配套客车总数为48万辆。同日,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显示,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近期获得23个项目任务,生产车身零部件、电池盒托盘、铝模具产品等多种汽车产品。项目生命周期内销售总额预计达29亿元。除上述企业外,10月份以来,深圳浩恩汽车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星源卓迈科技有限公司、宁波久胜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也相继宣布获得车企项目任务。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流通产业-智融共同体执行董事王章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项目选址固定,可以降低车企订单波动风险,增加收入增长的确定性,吸引客户。”上述项目点中,新能源相关产品占据主流。例如,11月5日,星源卓美宣布ced表示,该公司近期收到一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发来的供应商预约邮件。公司将为该客户开发并供应新能源汽车镁合金动力总成壳体零部件。预计量产项目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启动,预计未来四年总销售额约为20.21亿元。 10月21日,均胜电子旗下子公司接到新客户项目预约通知,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并向客户提供一系列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包括智能辅助域驾驶控制器、智能座舱搭载多屏(含主动隐私保护等功能)等产品。 10月21日,浙江金谷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领先汽车公司的指定通知。公司将为欧洲制造新能源汽车开发低碳低碳产品能量模型。这标志着低碳轮胎正式打开欧洲本土市场。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安全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消费者对智能出行体验的追求,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将成为生产汽车零部件能力的主要产能。 Lucklin表示,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价值重心将逐渐从传统机械零部件转向电池、电驱动、智能座舱等“增强型零部件”。相关企业应更加注重创新技术,通过深耕细分领域或培育系统级配置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不败。
(编辑:蔡青)
网通社庞-ek中国经济:股市信息来了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