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机组“蓄热”过剩
作者:365bet网址 发布时间:2025-11-09 09:42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煤电+熔盐”储能项目在安徽落地。煤电机组有很多“储热宝”(探索前线)本报记者徐静。上午,在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苏州电厂,熔盐储能项目工作人员关注负荷曲线,控制机组“储存”多余能量,同时稳定发电。大屏幕上显示的实时数据不断刷新,一股股高温蒸汽静静地流过巨大的储罐。用电期间,“储存”的热能及时释放,机组开机,为附近工业园区提供稳定的热能。是国家自主研发的“煤电+熔盐”储能项目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由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苏州电厂承建。该项目打破传统煤电“热电限电”限制,让煤电机组释放调峰“超能力”。 “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调峰压力不断加大,煤电成为非常重要的灵活调峰电力。”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金毅表示,解决困境的关键在于此时投产的巨型“储热宝”——熔盐蓄热装置。据金毅介绍,熔盐液体具有沸点高、粘度低、温度低等优点。蒸气压和高热容的熔融储热装置依赖于这一特性。熔盐,可储存 3,600 吉焦的热量。其工作机制围绕“闲时储热、忙时供热”:当电网电量过剩或机组处于低负荷“闲置”状态时,装置将通过机组捕获蒸汽并储存热量,将热量转移至高温熔盐罐进行储存,提前储备“热能”;当煤电机组电网需求增加,需要深度参与调峰并集中安排发电时,盐储热装置将释放储存的热量,接管机组原有的供热任务。从技术构想到现实,离不开多项主要关键技术的突破。 “从理论研究到系统实施,整个项目几乎没有同规模的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我们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正在研发,覆盖从蓄热设计到控制的整个技术链。”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研究院储能技术研究中心蓄热专业总工程师丁涛介绍说。“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用能容量1.28亿度,增加供热量220万吨,比原最大供热量提高73%。”可满足当地40多家企业的供热需求。”国家能源集团安徽公司苏州电厂熔盐储能项目总监廖世伟说。
电话
020-66888888